每天跟血液、病毒、细菌打交道的“白衣天使”正时刻处于高风险之中,他们保卫着病人的健康,又是谁来保卫他们的健康?
治疗新冠病毒肺炎重症患者,一天需要消耗10套防护服吗?单件防护服成本接近三四百元吗?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,身着防护服的“白衣天使”形象不断刷屏,然而防护服也成为中国防疫急需物资之一。就此,东华大学靳向煜研究员详尽解释防护服怎样做到“三拒一抗”。
拒水、拒血液、拒酒精+抗静电
防护服不仅要排湿透气、穿着自如,还要让医护人员免受诊疗过程中病毒、细菌等各种污染物的感染,抵挡住水液、酒精、油渍侵入,而且要有效抗静电,甚至防止灰尘进入。
由于采用微纳米级别的医卫防护非织造材料,防护服的基本要求就是“三拒一抗”,即拒水、拒血液、拒酒精以及抗静电。这样的复合材料可以通过不同材料复合,如用聚乙烯/聚丙烯纺黏非织造布,与透气微孔薄膜或其他非织造布复合,或用水刺非织造布与透气微孔薄膜复合,或用木桨复合水刺非织造布。
值得注意的是,防护服材料的几种性能有严格标准,包括防护性(密封性)、服用性、安全卫生性。其中防护性要求具有液体阻隔功能,防护服关键部位(左右前襟、左右臂及背部位置)带着抗渗水性,可耐静水压不低于1.67千帕(kPa);抗合成血液穿透性不低于2级,即合成血液以1.75千帕的压强作用于防护服上,5分钟后不得穿透;同时,防护服外侧面沾水等级不低于3级。此外,还要防微颗粒物穿透,关键部位及接缝处对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不低于70%。
对于服用性要求,防护服要有足够强度和尺寸稳定性,进行拉伸试验时,断裂强力不低于45牛,断裂伸长率不低于30%;穿着舒适性方面,防护服材料具有透湿量要求。而安全卫生性则要求自身无毒,无皮肤刺激性,抗霉菌滋生。